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的文化,橫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的文化,橫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种现点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种观点加以论证。

 

观点一赞同“曙光说: 明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的兴起,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程朱理学因循守旧产生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迎合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潮流,并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 观点二赞同“晚霞说”: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缓慢, 明清的进步思想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对未来的制度没有提出设想,只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以维护封建秩序为根本目的,最终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命运 【解析】 材料反映了对明清文化的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前一种观点认为明清文化是“中国哲学的启蒙”,是近代文化的曙光,即“曙光说”,着眼于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后一种观点认为明清文化只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是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的“一抹晚霞”,即“晚霞说”,着眼于明清文化的局限性。在上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任一观点,结合明清之际进步儒学思想的所学知识对上述一种观点加以论证阐释,如同意“曙光说”,应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学术和哲学思想内容及其对近代影响分析说明;如同意“晚霞说”,则突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思想的局限性和结果加以阐释,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层次严谨等,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

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查看答案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秉笔直书    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   以小见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 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 标志着世俗文学的诞生

D. 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查看答案

五代、宋朝的“音乐文学”,上承于诗,下沿为曲。在这一“音乐文学”的创作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A. 屈原

B. 司马相如

C. 苏轼

D. 关汉卿

 

查看答案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 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 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 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