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西学东渐有得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

B. 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主要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D. 西学东渐过程中,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学习西方相关内容“西学东渐”。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可知:ABD表述符合史实,正确,不符合题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根源在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启蒙思想无关,表述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说: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材料表明

A. 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被动近代化

B. 近代中国的发展是对传统儒学的突破

C. 中国近代化是内外作用下的主动过程

D. 中国近代化是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其本质意义在于( )

A.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 把人性从礼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 推动民主法制社会制度的建立

D.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1877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这表明

A. 洋务派学习西方律例制度

B. 先进人士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

C.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

D. 顽固派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 工农运动的发展

C. 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D.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论及20世纪中国某次历史运动,有学者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并对“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历史运动”指导思想是

A. 民主与科学    B. 改良与进化论    C. 马克思主义    D. 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