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网络问政(公民以网民身份通过互城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民众和政...

网络问政(公民以网民身份通过互城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民众和政府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其制度化的建设也在逐渐展开.如人民网、南方网等网站都开设有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关于网络问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网络的复杂和制度的不完善,网络问政不利于杜会主义协商民主

B. 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C. 垃吸信息、有害信息充斥其中,网络问政不必开设

D. 网络协商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一定理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在民众和政府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可知,AC项错误,网络问政有利于杜会主义协商民主;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网络协商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一定理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查看答案

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0世纪70年代,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B.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C. “神舟5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 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查看答案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合乎情理的专制国家。他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练达的少数人(国王和他的顾问)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出生相当卑贱的卢梭则大声疾呼,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诸如善良、无私等都是自然的产物,他渴望有一个人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的共和政体,同时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

                    ——据《世界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北京青年学生于19191月创刊《新潮》杂志,介绍西洋思想,批评时弊,在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1919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建立分会。青年学生创建的这些新式刊物和进步团体,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据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卢梭政治主张的异同点,并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2)材料二中的“启蒙运动”指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结合1919年的史实,概述“启蒙运动”不断高涨的表现。

 

查看答案

(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题文)晚清的梁廷枏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书的结尾却说,“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这反映出

A. 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    B. “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

C. 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D. 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