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中共在某次大会报告中称“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

(题文)中共在某次大会报告中称“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一论断说明当时我国

A.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完全建立

D. 完全融入进全球化浪潮

 

B 【解析】 材料内容属于1987年中共十三大,而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A错误;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这个论断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发展,故B正确;1987年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故C错误;“完全融入进全球化浪潮”的说法也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热战”和“冷战”,是组成20世纪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没有一个国家预料到要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因而也没有哪一国拟定工业动员的计划。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临时准备。1916年,每一国政府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政务会和专门委员会,以便在各方面协调政府进行战争的努力。……“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但是,“冷战”也并非一无是处。1998年年末,克林顿曾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根据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等资料整理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20世纪50、60年代的史实,说明美苏是如何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却“充满了火药味”的。为什么作者会认为“冷战”也并非一无是处”?

 

查看答案

(题文)有外国学者评价说: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段话指的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罗斯福新政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马歇尔计划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 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

B.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 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D. 战后苏联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推行金元外交

 

查看答案

新华社平壤2010年5月25日报道: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25日在平壤发表讲话,宣布对韩国的八项措施,称将从现在开始全面冻结朝韩关系,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全面停止朝韩合作。造成朝韩关系紧张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A. 韩国对朝鲜实行“冷战”政策

B. 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C. 韩国和朝鲜发展差距巨大

D. 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