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这是罗马天主教教士利玛窦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皇都北京,回荡起现代工业清脆的声音。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即使偶有现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变。……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在这个时间体系里,中国是一个落后者。鲁迅先生慨叹,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

材料二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60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60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时间”几乎与与世界无关的原因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原因: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等封闭政策导致中国脱离世界潮流;近代由于西方的崛起,成为世界的主导者,中国的落后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虽然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是一个时间的落后者。 (2)内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国情,进行对内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全方位对外开放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 【解析】 (1)原因:根据“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即使偶有现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变”,联系所学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等封闭政策导致中国脱离世界潮流、近代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分析回答。 (2)可从中国和世界两方面分析,中国: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等分析;世界:可从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分析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某学者曾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

A. 民主政治的建设    B. 思想的大解放

C. 发展生产力    D. 推进全球化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萧功秦指出,极“左“思潮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而摆脱这一绝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不断进行的政策调整。“调整”的最大成就是

A. 成功选择了西方式市场经济模式

B. 建立了依法治国的新的执政模式

C. 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D. 彻底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

 

查看答案

1979年春,陈云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缺点,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A. 计划经济体制被彻底否定

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步施行

C.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步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探索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B. 都面临政治经济发展问题

C. 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    D.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查看答案

全球化的世界需要中国,开放的中国也需要全球化的世界。2001年中国加入的经济组织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