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1984年启动的城市改革中,各地采取“先放权、再转轨、后简政”的办法,既促进了...

在1984年启动的城市改革中,各地采取“先放权、再转轨、后简政”的办法,既促进了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转轨,又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各省把计委、经委、财办、农办等机构合并为计划经济委员会,走出了政府机构改革的路子。这反映出

A.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B. 中国改革的方向正在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

C. 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

D.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同步进行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各地城市改革采取的是先放权,给予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推动经济变革,然后再转变管理部门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故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改革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而是强调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改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的关系,并不能体现改革的方向是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移,排除B。由材料可知,经济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不是两者同时进行,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该材料可以直接证明(   )

A.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D.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这是罗马天主教教士利玛窦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皇都北京,回荡起现代工业清脆的声音。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即使偶有现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变。……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在这个时间体系里,中国是一个落后者。鲁迅先生慨叹,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

材料二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60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60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时间”几乎与与世界无关的原因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英国某学者曾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立足于(  )

A. 民主政治的建设    B. 思想的大解放

C. 发展生产力    D. 推进全球化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萧功秦指出,极“左“思潮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而摆脱这一绝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不断进行的政策调整。“调整”的最大成就是

A. 成功选择了西方式市场经济模式

B. 建立了依法治国的新的执政模式

C. 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D. 彻底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

 

查看答案

1979年春,陈云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缺点,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A. 计划经济体制被彻底否定

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步施行

C.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步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探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