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
A. 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 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 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D. 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题文)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以下各项可以佐证该结论的是
①妇女的生产被称为“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②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③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④唐宋时期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天鹅绒等,都是沿袭汉代的纺织技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 )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 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民间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 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