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1845年,英国“运到中国的棉纺织品总值由70万英镑增加到170万英镑,三年中约增加了一倍半”。这一现象
A. 说明英国完全占领了中国市场
B. 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C. 表明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D. 改善了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
清初由于土地集中和人口增长迅速,出现了大量没有土地的农民。乾隆时期废除了户口编审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迁徙。这些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A. 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 导致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 减缓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D. 限制了城镇工商业发展
湖北汉川县刘家隔镇“其始居民十数家,(明)宣德、正统年间,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齿日繁,贸迁益众,率成巨镇”。这说明明朝中后期刘家隔镇
A. 社会功能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 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D.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元朝时期,政府在景徳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由此可推知,浮梁瓷局
A. 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
B. 没有制定工艺制作标准
C. 手工业者的生活较有保障
D. 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市场
下面是我国古代书籍记录的农作物品种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作物种类 | 品种数量(种) | 朝代 | 记载文献 |
粟 | 86 | 北朝 | 《齐民要术》 |
稻 | 46 | 北宋 | 《禾谱》 |
笋 | 98 | 北宋 | 《笋语》 |
荔枝 | 32 | 北宋 | 《荔枝谱》 |
柑橘 | 27 | 南宋 | 《桔录》 |
蔬菜 | 105 | 明朝 | 《本草纲目》 |
A. 农学成就居世界之首
B. 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
C. 农作物品种数量丰富
D. 饮食结构趋于单一化
商鞅变法制定了“赐税邑”制度,即从第九级爵位“五大夫”开始,高爵位者不能再分配实实在在的土地,只能享受土地换算成的相应赋税。这一制度有利于
A. 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B. 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C.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防止土地过于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