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在短期内取得了胜利,这不仅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信心,也使部分领导人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是万能的武器”。由此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A. 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B. 引发了人民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直接导致了“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1934年4月,国民政府规定对“应用机器或改良手工制造货物,在国外市场有国际竞争力者,减低或免除出口税,减低或免除原料税”。这一规定
A. 便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服务于全面抗日战略的需要
C. 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是为了抵制美国的商品倾销
1842~1845年,英国“运到中国的棉纺织品总值由70万英镑增加到170万英镑,三年中约增加了一倍半”。这一现象
A. 说明英国完全占领了中国市场
B. 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C. 表明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D. 改善了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
清初由于土地集中和人口增长迅速,出现了大量没有土地的农民。乾隆时期废除了户口编审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迁徙。这些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A. 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 导致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 减缓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D. 限制了城镇工商业发展
湖北汉川县刘家隔镇“其始居民十数家,(明)宣德、正统年间,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齿日繁,贸迁益众,率成巨镇”。这说明明朝中后期刘家隔镇
A. 社会功能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 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D. 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元朝时期,政府在景徳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由此可推知,浮梁瓷局
A. 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
B. 没有制定工艺制作标准
C. 手工业者的生活较有保障
D. 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