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说:“除欲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这表明他
A. 把伦理道德作为世界本原
B. 认为日常行为规范要符合伦理
C. 主张百姓生活就是穿衣吃饭
D. 认为人的自然欲求须得到尊重
王守仁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据此可见
A. 王阳明鄙视孔子为圣人
B. 心学提倡善恶自明为良知
C.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精髓
D. 王阳明背离传统儒学思想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 理先气后
C.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 格物致知
(题文)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赦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贵族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儒家思想和佛教出现融合
B. 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C. 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
D. 政治和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
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
A. 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
B.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C. 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D. 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得是
A. 董仲舒全盘吸收了法家学说
B. 法家学说最终会取代董仲舒的新儒学
C. 儒家思想已经与孔子“仁”的理念相违背
D. “独尊儒术”与法家的思想专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