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 大学 | 增设的教授席位 |
1546年 |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
1619年 | 牛津大学 |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
1621年 | 牛津大学 |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
1663年 | 剑桥大学 | 卢卡西数学教席 |
1669年 | 牛律大学 | 植物学教授席位 |
1702年 | 剑桥大学 | 化学教授席位 |
1704年 | 剑桥大学 | 天文学教授席位 |
材料反映了
A. 自然科学取得绝对优势
B. 神学课程已被大学摒弃
C. 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没落
D. 科学发展影响大学教育
据公元前1世纪的散文集《阿提卡之夜》记载,有个叫路丘斯·维雷丘斯的人,让奴隶捧着钱袋,自己四处扇人耳光,然后付罚金。他说:“谁穷到付不起25阿斯(《十二铜表法》规定的对他人侵辱应付的罚款),以至于不能去羞辱别人呢?”这个案例说明
A. 罗马法缺乏对人格的保护
B. 罗马法逐渐走向没落
C. 法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
D. 法律维护统治者利益
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维护公民平等 C. 追求司法公正 D. 蕴涵人文主义
有学者指出:“尽管克里斯梯尼的确是雅典革命事件中的一个重要演员,但是关键的角色是由人民扮演的。因此,民主政治不是一个发善心的精英集团给予被动人民的恩赐,而是人民自己进行集体决定、行动和自我界定的产物。”材料表明
A. 杰出人物顺应时代才能创造历史 B.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C.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 D. 历史评论无法体现历史的真实性
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促成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体制逐步转型 B. 政府干预日趋过时
C. 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D. 市场经济正式建立
《共同纲领》第三条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这规定
A.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C. 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D. 有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