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A. 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 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C. 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D.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 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
C. 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
D. 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
“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 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 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 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 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下表反映出16~18 世纪中英金、银的比价变化(据《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编制)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中国 | 英国 |
1534年 | 1:6.3 | 1:11.5 |
1580 年 | 1:5.5 | 1:11.7 |
1635 年 | 1:10 | 1:13 |
1751年 | 1:14.9 | 1:14.5 |
A. 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 B. 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 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 D. 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宦官内阁彼此倾轧
B. 决策权力趋于异化
C. 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D. 政局混乱皇权失控
对下表中税收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终结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C.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 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