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 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 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 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 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重要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 |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D. 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A. 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 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C. 动摇正统,解放思想
D. 倡导革命,维护民主
2018年,全国高考教育改革如火如茶,追思中国近代两大学堂,指出其相似点
A. 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办学目的
B. 西学教育思想已经风靡一时
C. 都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的体现
D. 秉承“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政治
D. 推动实业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