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政府曾在西北诸州、广州、泉州等地设置蕃学,供延边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和外国商人及其子弟就读学习。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经济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
D. 程朱理学强调夷夏之辨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 《三国志·魏书》 |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 《后汉书·汉献帝本纪》 |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部。时操军兼有饥疫,死者大半。……引军北还。 | 《资治通鉴·汉纪》 |
A. 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
B. 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
C. 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
D. 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军事上,在显德元年对北汉作战中,他严明军纪,赏有功,斩临阵退却的大将樊爱能、何徽等;此后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强化中央禁军。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六十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起,伐后蜀;三次亲征南唐,取得后蜀与南唐大片领土;北伐辽,收复幽云十六州一部。显德六年五月,柴荣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因病不得不班师回开封。同年六月死。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周世宗的历史贡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撒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据金卫星《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者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 1500—1799年 | 1800—1899年 | 1900—1939年 | |||
国家 | 重大事件次数 | 占世界百分比(%) | 重大事件次数 | 占世界百分比(%) | 重大事件次数 | 占世界百分比(%) |
英国 | 75 | 25 | 130 | 22.15 | 95 | 13.97 |
法国 | 72 | 24 | 100 | 17.07 | 35 | 5.15 |
德国 | 42 | 14 | 173 | 29.47 | 130 | 19.12 |
意大利 | 24 | 8 | 10 | 1.70 | 10 | 1.47 |
中国 | 13 | 4.33 | 2 | 0.34 | 5 | 1.18 |
俄国(苏联) | 6 | 2 | 29 | 4.94 | 40 | 5.88 |
美国 | 2 | 0.66 | 55 | 9.37 | 211 | 31.03 |
日本 |
|
|
|
| 7 | 1.03 |
世界总计 | 300 | 100 | 587 | 100 | 680 | 100 |
——摘编自李京文主编《国际技术经济比较
——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表为近现代不同时期各国科技发展简况表。根据表中信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