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 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 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观察下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 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 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 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
——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丘吉尔的一生》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一和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师在奥拉宁鲍姆登陆,听副主教杰尔查文吟咏感恩赞美诗。祈祷时,警察冷酷无情地殴打着试图移近排列成行的军队的人们。这给我们留下了回到祖国时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印象……最后,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在卫兵队的伴随下出现了,他骑着一匹漂亮的粟色马,手上执一把出鞘的剑,他准备在皇后面前放下这把剑。我们高兴地看着他。然而,就在那时,一个农民几乎是在他的马底下穿过了街。皇帝催马前进,握着出鞘的剑冲向那个正在奔跑的农民。警察也用棍棒攻击那个农民。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背过脸去,替我们敬爱的皇帝感到羞愧。那是我对他的第一次失望;不自觉地,我想起了一只猫,它转变为一个美人,不过,它不能看见一只老鼠而不扑向他。
——A.G.梅朱尔《第一次俄国革命》
材料二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俄国》
请完成:
(1)材料一中,“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国”的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快的印象”和“替皇帝感到羞愧”?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二的预测?
(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