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给予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给予经济援助和参与重建的计划。美国再动用各种力量,确保这些借钱的国家不敢赖账。此计划固然使欧洲、美国得到双赢,然而在美国主导下又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方。

材料二“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有人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一 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如下: (1)设计构想不同。美国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衰败的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有助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学科.网 (2)根本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遏制共产主义;“一带一路”战略是为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合作战略,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3)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不同。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这种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附加诸多条件,受援国处于被动接受与附属地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谋求互利共赢。 基于以上理由,所以不同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的说法。 答案二 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但实质上很不科学,很不严谨。理由如下: 从形式上看,二者确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一种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计划;都是有步骤分阶段的推进;都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然而二者在设计构想、根本目的、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等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异。 (1)设计构想不同。美国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衰败的经济,并确立自己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有助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走上和平发展之路。 (2)根本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遏制共产主义;“一带一路”战略是为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合作战略,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3)参与方式及参与国所处地位不同。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这种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附加诸多条件,受援国处于被动接受与附属地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谋求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所谓“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的说法,只是一种坊间提法,很不科学,有违事实,而且会对“一带一路”的价值认同及实施效果带来消极影响。 【解析】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得出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论述观点时,一方面结合必修一的知识点,分析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并分析其含义及实质。另一方面,要结合当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材料二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习近平在会晤中明确告诉奥巴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奥巴马也表示,美中双方需要了解对方战略目标。

“中美元首首次会晤达到了目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这次会晤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全局定下基调,即避免冲突、加强接触、密切合作。此间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会晤,两国元首共同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战略共识,对中美两国乃至亚太地区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华网《历史性会晤战略性共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析该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查看答案

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白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了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A. 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 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查看答案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A. 推动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B. 进行访华并确定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C. 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分裂中国

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查看答案

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 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 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

D. 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