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D.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唐代法律规定,“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这说明唐代
A. 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C. 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D. 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题文)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 )
A. 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 B. 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 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如以北宋初期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两宋之交的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
A. 纸币贬值加速
B. 农民税负加重
C. 土地兼并严重
D. 自然经济解体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
A. 先秦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