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
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②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
A. 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B. 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
C. 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 D. 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 17世纪后半期
B. 19世纪后半期
C. 18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中叶
在某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上表演的一场历史剧中,有四位同学分别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 )
A、迪亚士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最南端的一条航线
B、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进,到达印度
C、哥伦布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线
D、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环球航行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活照片。据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长袍马褂曾是中国男子的传统服饰
B. 中山装综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
C. 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 反映了溥仪政治观念的变化历程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