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 保护田庄经济
B. 发展商品经济
C. 维护封建统治
D. 限制土地兼并
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
A. 瓷器质量的骤降
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技术创新的停滞
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中国古代经济曾经有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
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
A. 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 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 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 神农氏创造耒耜
B. 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C. 铁器的冶炼情况
D.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对待“新技术和成果”的态度及影响。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二观点。(要求:写一篇小论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