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 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B. 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

C. 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 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

 

B 【解析】试题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任何的决策权,材料中的内容也反映出最终的决策权在于皇帝,所以A项错误。C项是无关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该内容。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相悖,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内阁的相关作用,而使君主权力到达顶峰的是军机处,所以答案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A. 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 西北边境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 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查看答案

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 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 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 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战国时期已经瓦解,被郡县制取代。但是,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又大封刘姓诸王,“刑白马而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分封制的回潮说明

A.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B. 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

C. 西周的分封制被后世普遍推崇

D. 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

 

查看答案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 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 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 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 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 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 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 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