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
A. 满足战争需要
B. 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C. 推动农业发展
D. 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 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 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 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 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整顿金融,恢复信用
D. 社会立法,保障改革
1986年7月《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装市场的一些情况,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
C. 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 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中国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此时间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 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 B. 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
C. 工业文明的冲击 D. 改革开放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