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首次在人类精神世界里奏响了一曲关于真善美的理想之歌”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提出上述观点的根本目的在于
A. 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
B. 实现自我的利益追求
C. 提高雅典城邦的社会地位
D. 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前,他的朋友曾劝他逃离雅典,他回答说:“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接受了死刑,平静地饮下了一杯毒酒。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理性”是
A. 个人的价值判断
B. 人类内在的美德
C. 个人利益的追求
D. 城邦的政治秩序
“希腊早期的学派都是把世界本原问题当作关注的焦点,那么普罗泰格拉则是古希腊第一个撇开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关注的哲学焦点是
A. 人的本身
B. 城邦民主
C. 城邦政体
D. 自然规律
英国历史学家布里曾说:“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对政治有抱负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并在政治和伦理问题的讨论中锻炼自己。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由此可见,布里认为智者学派源于
A. 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B. 公民之间的竞争
C. 城邦辩论风气的盛行
D. 城邦教育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五”计划)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此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摘自《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二五”计划期间1957~1960年国民经济统计表
部门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材料三1964年制定的《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材料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一五”计划与前苏联的“一五”计划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民经济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对此,材料三中“三五”计划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材料四中凤阳农民的契约反映了什么?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