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本人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收复台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本人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收复台湾意图在消弭海氛,保护闽浙沿海,而不在于对海疆的积极拓展他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只是因为“从未向化,肆行骚扰滨海居民”,故“兴师围剿”,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因此,清廷中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也有人提议“弃之,专守澎湖”。但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台湾若弃而不守,势必仍作贼巢……台湾广土众民,户口数十万,岁出钱粮似乎足资一镇一线之用。”靖海侯施琅也认为:“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若为红毛所有……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

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台湾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它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两江总督李宗羲认为“台湾形势雄胜。与福州、厦门相为犄角,东南俯瞰吕宋等,西南遥制越南、暹罗、缅甸、新力口坡,北遏日本之路,东阻泰西之往来,实为中国第一门户,此倭人之所以垂涎也……如得干略大员假以便宜,俾之辑和民兼用西人机器,采取煤、铁山木之利……自开制造之局,自练防海之师,为沿海各省之声援,绝东西各国之窥伺,此中国防海之要略也。”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海防的需要使得台湾的战略价值上升,台湾成为中国海防线上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初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认识,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化,并简述其历史影响。

 

(1)认识:不太重视,未认识到台湾未来的战略价值;只注重台湾的陆地面积与人口赋税,未认识到台湾的商业和战略价值;认为台湾是国家的战略负担;关注大陆内部,缺乏海洋意识(或传统海防观念);仅将台湾视作大陆安全的屏障;认识到台湾对于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作用。 背景:统治政策侧重于维护中央集权;防御海盗的需要;外部势力的侵扰;清初统治基础尚未巩固,专注于内陆稳定。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或重农政策,或小农经济占主导),统治基础主要在大陆;农耕意识浓厚,海洋意识相对缺失;缺乏国家主权观念。(考生可以在谈认识同时分析背景,同等给分。) (2)变化:西方国家的海上威胁和侵略,使清政府重视台湾的海防价值和战略位置;“天朝上国”观念受冲击,逐渐以国际战略眼光认识台湾的地缘政治意义(东南门户的价值);经济结构的变动,清政府开始关注台湾的经济价值;近代工业化进程逐渐深入,清政府开始重视台湾的内部治理与近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国际意识、海洋意识增强,清朝统治阶层逐渐认识到台湾是国家的战略资产(优势)。 影响:促进台湾的开发;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增强了统治者的海洋意识;有利于拓展统治者国际视野;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主权意识);有利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 (1)结合材料可知,清初以康熙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集团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收复台湾也是旨在保护大陆,将台湾作为大陆的屏障。具有一定的海洋安全意识,但对于海洋战略、海洋主权意识十分缺乏。看重台湾的土地、人口、赋税之用,以台湾为抗击侵略者的前沿。 历史背景要结合古代中国的具体现实。古代中国统治主体在大陆,以农业立国,因此统治集团也将统治重心置于大陆,注重农耕,海洋意识较为缺乏。而且清初,统治集团以外族入关,边疆地区也很不稳定,统治者将重心放在大陆。然而,随着明清海盗、倭寇频繁侵扰我国沿海地区,统治者也开始认识到台湾对于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作用。 (2)结合材料,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清政府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台湾的战略意义、地缘政治意义也在逐渐为统治者所见,其门户之作用受到重视。台湾的经济价值也在显现,清政府对于台湾进行工业开发,其本身的政治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所有的这些变化促进了对台湾的开发,使得大陆与台湾政治、经济交往更加密切,推动了台湾的迅速发展;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布置,对抵抗外国侵略者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历来官民对台湾的保卫行动,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重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中进行,称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別。宋太祖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思,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題,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国绕第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祈: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題,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挙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2)阅读材料二,指出图1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2中的位置(填写代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表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已经形成。《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划分了四个区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其中山西为农牧交错区;山东是农耕区;江南是落后的种植兼渔猎区;龙门碣石以北是高牧区。(此处山指的是崤山;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龙门碣石均在渤海湾地区——引者注)。

可见当时的农牧业分界: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以陕北、陇东泾渭北洛水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

材料二  历史上,由于政治、军事和民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南北漂移的现象。

——均引自《中国北部农牧分界线的历史变迁》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

(1)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这条农牧分界线呈现出向北抬升的趋势。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分界线北抬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2)从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农牧分界线又呈现出向南收缩的趋势,请分析收缩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认同体现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出处

《尚书》

《诗经》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

解释

意即皇天将中国(天子所在的都城及附近地区)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意即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意即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这是已知的“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时期为什么将天子所在的京师地区称为“中国”。从史料的角度说说“何尊”的价值。

材料二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严复《辟韩》

(2)依据材料,概括严复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辟韩》文章发表的背景。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节选

(3)依据材料,概括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54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查看答案

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C.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皇帝勤于政事

B.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 明初政事繁多

D. 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