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B 【解析】 材料中“义人必因信得生”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即只要信仰即可得救,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是指智者学派的影响,故排除;D项是指启蒙运动的影响,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 ——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

A. 揭示了宗教改革的本质    B. 诠释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C. 鼓舞了宗教改革的热情    D. 冲击了世俗权力的阻碍

 

查看答案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C.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查看答案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A. 人民主权的虚假

B. 直接民主的泛滥

C. 行政官员的腐败

D. 轮番而治的弊端

 

查看答案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 推崇君主权威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重视道德的意义

 

查看答案

假如有2个孩子,甲喜欢读书,乙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你今天去图书馆,谁会和你去?大概有四种可能:甲去,因为他有读书的爱好;乙去,因为他好奇并愿意培养读书习惯;都去,一个是习惯爱好,一个是好奇和需要;都没有去,甲有事情今天不能去,乙没有兴趣去。这种情形符合古希腊哪位哲学家的命题( )

A. 泰勒斯    B. 普罗塔哥拉    C. 苏哥拉底    D. 柏拉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