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

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 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 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了“光荣革命”的意义。A项中的“开始”不符合史实; C项中的“被各国借鉴”材料没有体现;英国最终确立起责任制内阁是在18世纪初,D项不是“光荣革命”的意义;由“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可知B项理解亦正确,故本题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得对南京军队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与电文中的“情况”相关的史实是

A.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D. 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 )

A. 中央集权原则    B. 自由平等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司法独立原则

 

查看答案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他在延安时期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再次会见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这表明( )

A. 中国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B. 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赖美国支持

C. 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中国    D. 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灵活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

——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

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应完全服从教会;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针对这种现状,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率先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还规定6—13岁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一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

——摘编自梁金霞《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

材料二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奏请改革科举,清廷乃于1901年9月颁布兴学诏书,改书院为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拟定的近代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份量仍很重。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1906年正式成立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于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即“壬子一癸丑学制”,强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废除了读经课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教科书,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