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可能见到
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③关汉卿的《窦娥冤》
④曹雪芹的《红楼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题文)“以世俗之笔,描写世俗之情,成为明代中后期小说与戏曲艺术创作的主流。”形成此“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A. 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
B. 文人社会地位的没落
C.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市民阶层发展的需要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两代)”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汉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 吏治废弛犯罪频发
B. 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 严刑酷法主观随意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 “仁”与“礼”的学说
B. “君轻民贵”“仁政”的观点
C.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D.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特点?
(3)俄、美、中三国对各自经济发展道路成功调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其经济发展的改革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