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俄国人民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

(3)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 ——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 (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解析】 (1)根据材料的时间可以判断参加的是一战。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可知,一战是俄国革命爆发的催化剂。 (2)结合所学,二月革命推翻的是封建专制的王朝,因此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形势可根据教材所学回答。当时的俄国人民饱受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希望得到和平及最基本的生存,但却不能如愿。二月革命后是十月革命。 (3)十月革命后,俄国颁布了《土地法令》等一系列法令,强行没收地主土地,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查看答案

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这反映了临时政府

A. 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

B. 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C. 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D. 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

 

查看答案

1917年,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这说明他

A. 坚持无产阶级参与二月革命

B. 反对列宁“四月提纲”的主张

C. 主张建立俄国民主联合政府

D. 充分认清了俄国当时革命形势

 

查看答案

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

B. “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

C. “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 “新途径”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B.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C.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 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