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B. 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都抑制了土地兼并

D. 都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

 

B 【解析】 根据材料“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体现的是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间;“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体现的是抑制兼并,由此可知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者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同,而是强调两者主张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体现的是抑制兼并,但是孟子主张中无法体现抑制兼并,C项错误。董仲舒和孟子的主张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虽然减轻人民负担,但是不能等同于代表人民的利益,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表明荀子强调

A. 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

B.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

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查看答案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

A.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

B. 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

C. 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

D. 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孔子、亚里士多德、查士丁尼、瓦特、法拉第等人名列其中。

材料一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的鼻祖。他的哲学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规范人、管理人的政治理念,贯穿于中国人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任何科学创造、任何有意义的科学假设,都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背景,所以一般科学(也就是纯科学)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哲学,真正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地中海世界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在科学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在生物学方面比较注重实际,做了大量观察甚至解剖研究,因而有过不少重要的发现,在其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比如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之一,是进行有组织的研究的首创者,同时还对科学知识首次进行了分类,是形式逻辑和三断论法的创始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亚里土多德的学术贡献及其特点?并指出他们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学的角度指出查士丁尼的贡献及其影响。

(3)《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代表。请你说明这“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方法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目的。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这里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有所帮助”。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科学假说,进而建立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开始都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与突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

(2)材料二中“牛顿的物理学”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其思想价值。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前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和分析,谈谈思想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