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
A. 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 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C. 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D. 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明代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道:“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触网不敢归,又连结外夷,向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抑商的必要性
B. “海禁”政策的恶果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唐代后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A. 放松了政府对盐业的监管
B. 导致了市场盐价的暴涨
C. 创新了盐业的经营机制
D. 放弃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 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公元196年,曹操接受枣祗等人的建议,在许下召募流民“兴立屯田”,获得成功并向北方各地推广。曹操推广屯田的背景是
A. 战乱使黄河流域出现大量荒地
B. 土地私有制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C. 少数民族的垦田方式影响中原
D. 南方的大量农民迁往黄河流域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载:“西海中有市,客主同和,我往则彼去、彼来则我归。卖者陈之于前,买者酧之于后。皆以其值置诸物旁,待领值,然后收物,名曰鬼市。”由此可见,当时的鬼市是
A. 政府在边境上设立的收税贸易市场
B. 自由贸易的市场
C. 城市中受政府严格控制的交易市场
D. 农村的定期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