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表明李鸿章是反对西方政治制度而又愿意引进西方技术和资金的,这是典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出卖国家主权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李鸿章的政治理念是坚持封建制度,是非常落后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李鸿章是洋务派,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不等同维新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了,对于“新”的主要含义,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A. 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 推翻清政府,改革国家体制

D.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查看答案

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 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 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 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 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20分)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材料二  城市是由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的分量不仅大于的分量,而且的部分明显从属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引自[]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7)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的关系。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关系的演变。(6)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7)

 

查看答案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贪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