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火烧阿房宫”的真假在历史上素有争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阿房宫未成...

“火烧阿房宫”的真假在历史上素有争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阿房宫未成”,杜牧《阿房宫赋》则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得出结论是“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不存在”,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凡是史学大家司马迁的作品均值得信任

B. 史学作品的价值一定高于文学作品

C. 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法之一

D. 考古太费劲,找到原始记录即可信

 

C 【解析】 司马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不是全部,故A项错误;史学作品也有信史、野史之别,文学作品也有部分蕴含很高的历史价值,故B项错误;孤证不立,故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等相结合,双重证据是史学重要研究方法,故C项正确;历史记录存在主观性,不能完全作为历史事实依据,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查看答案

(题文)《新唐书》论及昭宗(公元888-9004年)说:“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昭宗愚庸暴虐导致唐政权的灭亡

B. 唐朝气数已尽,昭宗也无力回天

C. 昭宗顺天应民,主张无为而治

D. 昭宗不幸在于有智勇而用人失策

 

查看答案

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

A. 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 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

C. 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 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

 

查看答案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 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 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 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D. 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查看答案

2017年是安庆建城800周年。时任知府黄榦为了抵御金兵来犯,带兵筑城,时人谓之:“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结合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安庆建城在北宋时期

B. 黄榦为武将,掌握地方军权

C. 当时安庆归行省节制

D. 黄榦在地方上受通判的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