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上述认识的变化反映出
A.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基本建立
B. 党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出了最科学的论断
C.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D.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
(题文)1984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项规定的出台表明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国家给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利
D. 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
(题文)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一经济理论
A. 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 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 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 农村(家庭收入) | 17.6% |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 8.0% | |
消费水平 | 农村 | 8.9% |
城镇 | 4.5%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