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根据傅斯年的观点,通过下图可以看出( )
A. 政策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 城镇居民增收意识比农民强
C. 城市改革促进了农村改革
D.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增大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上述认识的变化反映出
A.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基本建立
B. 党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出了最科学的论断
C.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D.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
(题文)1984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项规定的出台表明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国家给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利
D. 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
(题文)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一经济理论
A. 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 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 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