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 |
第三章 |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
第六章 | 长征 |
第七章 | 到敌人后方去 |
第十三章 |
|
第十六章 | 决战淮海 |
A. 北伐先遣战江南
B. 第三次反“围剿”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相符的是
时间 | 1937.8—1938.2 | 1938.7—1938.10 | 1938.12—1940.7 |
迁移方向 | 上海→武汉 | 武汉→宜昌 | 宜昌→川渝等地 |
内迁企业数量 | 121家 | 304家 | 448家 |
A. 企业内迁与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B. 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
C. 东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 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利用漫画来描述课程知识显得更直观、生动。下图是民国初期的相关漫画说明
A. 当时人们不关心自身利益
B. 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C. 近代中国无土地革命纲领
D. 民主与农民阶级没有关系
“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 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 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 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 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A. 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B. 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C. 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 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中的基准时间被视为临界点,用于判定更为长期宏观历史变革的出现。一等基准时间是指那些可以代表宏观历史变革中主要进程的事件集中期。二等基准时间是指一些次等的重要变革集中期,其影响力较为局部。按此可知,下列可作为“一等基准时间”的是
A. 1500年
B. 1777年
C. 1871年
D. 19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