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 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 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 消灭异端学说
D. 繁荣学术文化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内服制度
D. 联姻结盟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 |
第三章 |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
第六章 | 长征 |
第七章 | 到敌人后方去 |
第十三章 |
|
第十六章 | 决战淮海 |
A. 北伐先遣战江南
B. 第三次反“围剿”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相符的是
时间 | 1937.8—1938.2 | 1938.7—1938.10 | 1938.12—1940.7 |
迁移方向 | 上海→武汉 | 武汉→宜昌 | 宜昌→川渝等地 |
内迁企业数量 | 121家 | 304家 | 448家 |
A. 企业内迁与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B. 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
C. 东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 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利用漫画来描述课程知识显得更直观、生动。下图是民国初期的相关漫画说明
A. 当时人们不关心自身利益
B. 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C. 近代中国无土地革命纲领
D. 民主与农民阶级没有关系
“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 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 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 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 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