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对两汉孝廉家世可考者128人的分类统计。根据此表,对汉代察举制解读最准确的...

下表是对两汉孝廉家世可考者128人的分类统计。根据此表,对汉代察举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 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D. 削弱了身份世袭制

 

D 【解析】 汉代察举制下,平民子弟、贫民子弟与官僚贵族子弟和富豪子弟均有机会得以跻身孝廉,参加到统治阶级中来,可见察举制度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D项正确;由该制度下官僚贵族子弟据了69.6%,故A项错误;古代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比较低下,故B项错误;由富豪子弟占据6%、平民子弟占据15.7%和贫民子弟占据8.7%,可知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A.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 气象因素无法影响民族国家形成

C. 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D. 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4年,上海商人朱爵谱打算在海门设厂,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的身份,两次上书商部,说朱爵谱“因羡生贪,因贪生妒”“利令智昏,无理取闹”,要求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结果朱爵谱被迫放弃计划。1907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另设纺厂”的特权。……为了建设家乡,张謇将大生集团的大量利润投入南通的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中,创办了师范、农业、商业、医学、纺织等专门学校以及一大批中小学校,兴建了博物馆、图书馆、气象台,还举办慈善事业。

—唐正才《历史原因分析切忌简单化》

(1)大生纱厂于1922年之后转盈为亏,因大量负债无力偿还而破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张謇投资社会事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

 

 

表2:2010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技术,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地板等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要,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

 

 

比较表1和表2,从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献并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之道益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重提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肾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梁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年考试内容改革述评(《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查看答案

当今中国,中小学孔子课堂呈现繁荣发展;各地儿童读经,国学班、德育班等遍地开花;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不断发展。材料中的现象有利于

A. 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B. 对儒家经典著作重新解读

C. 增强民族认同感

D. 约束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