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
A. 鼓励发展私欲
B. 突出个性自由
C. 主张实行分封
D. 反对理学禁欲
“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黄宗羲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D.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