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其中论及的制度变化是
A. 分封制→郡县制
B. 三公制→三省制
C. 世袭制→禅让制
D. 封国制→行省制
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 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 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
A. 秦始皇非常勤政
B. 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 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 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 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 周天子掌握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 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 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