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白银成为主流货币
B.铜钱取代铁钱
C.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
D.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 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唐代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击鼔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到宋代,废除了以上规定。这表明宋代
A.市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B.放松了对“市”的时空限制
C.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
明初规定:“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1391年,进一步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说明明代的工匠制度
A.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关系出现
C.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D. 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题文)“(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 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 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学者全汉升在《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中指出:“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计4亿两,其中三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流入中国”。该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是
A. 中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
B. 中国的纺织业生产方式领先于英国
C. 海禁政策的保护
D.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