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③折射出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④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和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A. 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历史学家钱乘旦曾写道:“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这里修补的“两个方向”具体指
A.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西欧国家建立共同体
B.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推行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推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和西欧国家一体化
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曾规定:“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这说明当时
A. 苏联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B. 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 苏联更加重视轻工业发展
D. 苏联否定斯大林模式
到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谷物产量只能达到战前的54%,经济作物更糟糕,棉花仅有6%,甜菜不到7%。工业情况更糟糕,工业产品仅达到1913年的1/7。人民陷入饥饿和生活困苦中。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
A. 政策调整迟滞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严重
C. 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破坏经济发展
D.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恶果
伯恩斯等人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材料旨在说明
A. 社会普遍存在不平等
B. 自由市场经济存在弊端
C. 弱势群体缺乏社会保障
D. 工人缺少政治诉求的渠道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
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
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工业革命 D. 中国社会制度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