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l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如下: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时;还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因此又被称为“红旗法案”,该法案于l896年被废除。其实施
A. 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
B. 延缓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
C. 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上院
D. 导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
洛克的国家观为l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的学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两者的共同点是
A. 三权分立
B. 主权在民
C. 民主共和
D. 天赋人权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稳定与逐步发展
B. 古代中国大多数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C. 儒家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D.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 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 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 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 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
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 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 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 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 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材料二 ……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