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850-1940年间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 迁出 | 他乡种田 |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 出国从事工商业 |
1850~1879年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年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40年 | 473 | 0 | 77 | 396 |
这反映出该地
A. 人口辽徙流动频繁
B. 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C.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 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
A. 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 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 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D. 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
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 )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 官府制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D.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 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雍正时山西巡抚上奏:“子孙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者犹肯力农;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以故士风卑靡”。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加强弱化做官愿望
B. 市民阶层壮大瓦解传统伦理
C. 商帮规模扩大忽视道德教育
D.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