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2: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3: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材料2的图中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一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

(3)材料3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1)变化:农业人口逐渐减少。 原因:英国农村开展了圈地运动,大量的农民丧失了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沦为自由劳动力,大量的农业人口转为了城市人口。 关系: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实现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得到了发展;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化进一步发展,进而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1870年前后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3)特点:1978年之前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后进程加快。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主要突出农业人口的减少即可,而变化的原因主要强调当时英国正在经历圈地运动即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双向的,即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反过来也能推动工业化。 (2)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的原因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的开展,而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一次急剧加速则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又出现了高速发展,美国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而带来的城市化急剧加速。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首先要以1978年为分界线分成两个阶段,然后要按照材料三所提供的的城市化变化率去突出1978年之前城市化进程缓慢而1978年之后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例如,材料中的“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就能证明这一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立民在《中国法制史》中说:“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有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韩非子曰:“其商工之民,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桑弘羊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明党之权”。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耕稼一人。

(1)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2)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抑商的具体方式。

(3)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4)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颁布奖励实业的措施,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

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

综合表一、表二,从ABCD中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有关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信息完整,分析准确,史实正确。)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美国在贸易领域反超英国

C. 英国技术更新缓慢

D. 美国掌握了世界贸易霸权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

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