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A. 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 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C.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 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汉书》记载:“中朝官也,亦谓之内臣。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期也。”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郡国并行制的缺陷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察举制的弊端
D. 刺史制度流于形式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湘漓接,通汉壮……。”当时修这一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便于农业灌溉
B. 方便军事运输
C. 利于商旅通行
D. 方便匈奴朝贡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B.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D. 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下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A. 夏商西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汉三国 D. 两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