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 联合国

B. 欧共体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故A项错误;欧共体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故B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体系,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阿瑟·扬写到: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句话着重强调

A. 产业革命要在毛纺工业以外着手

B. 毛纺业是英国最古老重要的工业

C. 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很不足

D. 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改册”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A. 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 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 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