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7年至1976年的十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7....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7年至1976年的十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事为6.8%,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为9%,如果此则史料真实可信,那么保持这一时期增长的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是

A. 邓小平的经济全面整顿措施

B. 苏联对华经济建设的支持

C. 周恩来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文革”期间我国社会经济总体上有所增长,邓小平在1975年周恩来病重后才开始全面整顿经济,因此那小平的全面整顿并非保持1967--1976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故A项错误;“文革”期间中苏关系已近断交状态,苏联早已停止对华援助,故B项错误;“文革”后期,周恩来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可以集中调度有限的经济资源,推动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723-1903年中国税收变化的统计.据此可推知

A. 财政支出的扩大促使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B. 工商杂税的迅强增长反映了政体的变化

C. 农业税收的平稳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持续

D. 税收总额的变化说明了税收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不同语态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不能够反映

A. 意识形态是影响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B. 外交关系的变化强烈冲击语态的转变

C. 国际格局的剧变影响中国对美国态度

D. 不同语态折射出国人对美国认识逐渐走向理性

 

查看答案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此宣言所针对的事件使

A. 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抗    B. 广大的东北地区沦为殖民地

C. 国共由两党对抗走向合作    D.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表格信息最能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

A. 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救中国

B. 对甲午战败的深刻反思

C. 积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D. 对外来先进技术的渴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