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时,陈独秀认为“以群众力量扫荡国民党,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

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时,陈独秀认为以群众力量扫荡国民党,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到。中央则答复:说某地工农暴动夺取政权的时机已到,固然是错的,但是简单的说,以群众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未到,则亦有语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无意改变当前形成的革命道路

B坚持苏俄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无力控制中共内部的矛盾分歧

D在民主革命初期极为保守的政治策略

 

A 【解析】 试题题干中中央答复“以群众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未到,则亦有语病”,可见并不认同陈独秀“以群众力量扫荡国民党,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到”的做法,因此反映了无意改变当前形成的革命道路,故选A。广州起义仍是坚持苏俄道路,没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排除B。C在题干中无从体现。题干反映了当时中共的政治策略比较激进,出现左的倾向,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里说:孙中山思想早期倾向于卢梭、林肯等人,1913年以后,思想转变,甚至对卢梭的天赋人权也大加诟病;论调无形中与列宁的武力统一已渐趋一致。这反映出

A人的思想会随着时代变化

B.三民主义理论得到了发展

C.中国尚不具备民主法治的条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

 

查看答案

据有关资料介绍,1967年至1976年的十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事为6.8%,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为9%,如果此则史料真实可信,那么保持这一时期增长的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是

A. 邓小平的经济全面整顿措施

B. 苏联对华经济建设的支持

C. 周恩来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下图是1723-1903年中国税收变化的统计.据此可推知

A. 财政支出的扩大促使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B. 工商杂税的迅强增长反映了政体的变化

C. 农业税收的平稳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持续

D. 税收总额的变化说明了税收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不同语态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不能够反映

A. 意识形态是影响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B. 外交关系的变化强烈冲击语态的转变

C. 国际格局的剧变影响中国对美国态度

D. 不同语态折射出国人对美国认识逐渐走向理性

 

查看答案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