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雍正元年(1723)开“孝廉方正科”选拔人才。由各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

清雍正元年(1723)开“孝廉方正科”选拔人才。由各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之士(秀才群体中),各赐六品章服(举人待遇),以备召用。至乾隆五年(1740),明确规定:举荐后赴吏部验看考试,授以知县等官。材料表明当时

A. 全面恢复古代察举制度

B. 传统科举制度遇到挑战

C. 科举取士制度得到补充

D. 维护八旗子弟仕途需要

 

C 【解析】根据材料“由各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之士(秀才群体中)……以备召用……举荐后赴吏部验看考试,授以知县等官。”可知清代在科举考试之后,从秀才群体中选拔一些优秀人才到地方任职,说明这种选官方式是科举取士制度的一种补充,故C项正确。汉代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由中央任命官职。而材料中是从秀才群体中选拔,仍属于科举制的范畴,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举制度遇到的挑战,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开“孝廉方正科”来选拔人才的范围是秀才群体,不仅仅是八旗子弟,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行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 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 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 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学者黄仁宇认为:“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组织。”这种“斑马式”的组织是指:

A. 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B. 郡国并行制

C.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郡县两级制

 

查看答案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

A. 废除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制

C. 建立皇帝制度

D. 开创统一格局

 

查看答案

西周灭亡之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 周天子墓葬

B. 诸侯国君墓葬

C. 商王墓葬

D. 平民墓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