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的文化,橫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的文化,橫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种现点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种观点加以论证。

 

观点一赞同“曙光说: 明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的兴起,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程朱理学因循守旧产生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迎合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潮流,并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 观点二赞同“晚霞说”: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缓慢, 明清的进步思想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对未来的制度没有提出设想,只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以维护封建秩序为根本目的,最终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命运 【解析】 材料反映了对明清文化的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前一种观点认为明清文化是“中国哲学的启蒙”,是近代文化的曙光,即“曙光说”,着眼于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后一种观点认为明清文化只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是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的“一抹晚霞”,即“晚霞说”,着眼于明清文化的局限性。在上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任一观点,结合明清之际进步儒学思想的所学知识对上述一种观点加以论证阐释,如同意“曙光说”,应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学术和哲学思想内容及其对近代影响分析说明;如同意“晚霞说”,则突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思想的局限性和结果加以阐释,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层次严谨等,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材料二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漸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理学家们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三  随着输入中国货品的增多和介绍中国国情的书籍的大量出版,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十分崇拜,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挂孔子的画像。西方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根据材料三,指出让欧洲人认识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材料三对“中西文明”有怎样的见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

材料二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盖天下之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有所系立。

——《宋史·朱熹传》

材料四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

(3)引用材料三中原文,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立纪纲”的主要途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

 

查看答案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为之立闾师(地方小官),设乡校(乡里聚会议政场所),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这表明顾炎武重视

A. 道德教化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社会舆论

D. 乡村自治

 

查看答案

在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可也就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

A. 民族歧视,控制思想

B. 等级森严,制度矛盾

C. 重视礼教,维护统治

D. 重视理学,以备顾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