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C.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
B. 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
C. 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
D. 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
1963年,经互会成员国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19%,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2%;到20世纪80年代,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27%-33%,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4%-17%.内部贸易占48%-52%。这一变化表明
A. 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完成重建
B. 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趋向缓和
C. 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扫清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1980年以来,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国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但也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 打破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
B. 成功防止了世界经济危机
C. 致力于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D. 延缓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宋代政府曾在西北诸州、广州、泉州等地设置蕃学,供延边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和外国商人及其子弟就读学习。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经济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
D. 程朱理学强调夷夏之辨
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
B. 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
C. 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流行
D. 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